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的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貿易因普遍的價格上漲而出現貿易額的顯著增加。以一季度為例,全球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7.7萬億美元,比2021年一季度增加了1萬億美元。

貿易額實現顯著增長

以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2019年全年平均數為基準(設定值為100)進行比較,全球貿易量在2020年二季度降至低點84之後持續複蘇,2022年一二季度恢複至107。但是,伴隨以大宗商品為代表的國際貿易商品價格的快速上漲,與貿易量相比,貿易額的增速更快也更持續。同樣以2019年貿易額100為基準,2020年二季度全球貿易額降至78,但在三季度末追平貿易量指數後繼續迅速增加並拉開距離,2022年一季度的指數已經達到130,二季度甚至可能達到133。

相比對二季度的預測值,2022年一季度的貿易額對經濟活動的描述更為準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額均保持增長。其中,貨物貿易額實現6.1萬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5%,比2021年四季度增長了3.6%;服務貿易額實現1.6萬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2%,比2021年四季度增長了1.7%。按照UNCTAD的分析,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仍會繼續增長,但增速會有所放緩。地緣衝突加劇了國際貿易的緊張程度,也會在收入下降、物價高漲下抑製部分國際貿易需求。

UNCTAD認為,全球貿易的增長可能很快即會觸頂。利率的上升和經濟刺激計劃的退出都會通過不同的路徑對2022下半年的全球貿易產生影響。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六類:一是低於預期的經濟增長。許多經濟體的利率上升、通脹壓力調降了經濟預期;二是俄烏衝突對國際能源和主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形成上漲壓力。由於全球食物和能源需求在短期內缺乏彈性,價格上漲會直接導致貿易額上升和貿易量下降。三是全球供應鏈挑戰仍將延續,供應鏈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仍然很大。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可能會繼續造成供應鏈斷鏈,也會增加2022年的投資風險。同時,由於全球供應鏈出現短鏈化趨勢,國際貿易結構已經開始隨之變化。四是貿易協定和區域一體化的推進(如RCEP、非洲大陸自貿區)將促進區域內貿易的發展。同時,區域之間的貿易會受到運輸成本、物流中斷和地緣政治摩擦等因素的負麵影響。五是全球綠色經濟的發展將導致對環境可持續產品的市場需求上升,對貿易產生中長期影響,但影響效果與各國相關承諾和政策執行情況密切相關。能源價格的高漲會加速發展使用替代能源產品的國際貿易。六是對債務可持續的關注更多,利率的上升將嚴重加劇多數重債國的政府財政緊張狀態,增加經濟脆弱性,對國際投資和貿易產生負麵影響。

區域貿易各具特點

從地區分布來看,全球主要經濟體在2022年一季度的貨物貿易進出口都要好於疫情暴發前2019年的水平。從2022年一季度的環比數據來看,巴西和俄羅斯的進口有所下降,分別下降3%6%,其他經濟體都保持增長。相比而言,巴西和南非2022年一季度的貨物出口出現了較為強勁的增長,分別增長了15%10%。

各經濟體服務貿易的數據相對滯後一期。多數經濟體在2021年四季度的服務貿易雖然尚未恢複到疫情前2019年的平均水平,但除巴西、日本和歐盟之外都已經出現了明顯改善。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2022年一季度的貨物貿易均顯著高於2021年同期的水平,分別高出25%14%。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南南貿易額比上年同期高了42%。

俄烏衝突對兩國的對外貿易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由戰爭直接導致的物流網絡破壞、市場需求變化以及引發的製裁對商業活動的影響交相疊加。烏克蘭在2022年一季度對中美歐三個主要經濟夥伴的進出口均同比出現了下降,其中進口的降幅更大。一季度,烏克蘭對中國、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分別同比下降了10%、31%10%,而自三方的進口則分別下降了90%、27%48%。與之相較,俄羅斯對中美歐的雙邊貿易則呈現了明顯的進出口差異。一季度,俄羅斯對中國和歐盟的出口分別同比增加了38%75%,對美出口下降了4%,而俄自中美歐的進口則分別下降了18%、83%59%。其中,俄對中國出口的精煉銅下降較大,對美國出口的原油、鉑金和氮肥下降明顯,對歐盟的主要出口商品均出現增加(天然氣出口額增加了259%)。由於俄烏衝突爆發於2月下旬,預計二季度俄烏兩國的貿易數據可能變化更為明顯。

世界貿易版圖刷新

2022年一季度,不同商品類別的貿易額變化存在差異,大多數商品貿易保持增長。其中,除了能源產品的增長強勁外,金屬和化學品、農產品、服裝配件、機械設備、辦公設備、藥品等商品的貿易額也保持增長。運輸產品由於飛機訂單的啞火而出現貿易額的下降,通訊設備貿易額也低於2021年和2019年的同期水平。全球範圍的半導體庫存的下降和運輸中斷也對道路交通工具和精密儀器的國際貿易額帶來負麵影響。

伴隨更多經濟體上半年貿易數據的公布,全球貿易版圖發展的近況將可能更為明晰。國際貿易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和反映,其發展水平展現了國際分工的發展。下半年,伴隨美聯儲加息、歐洲央行等中央銀行跟進所形成的新形勢,國際貿易可能會受到更多的貨幣因素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隱藏甚至扭曲國際貿易關係。

與此同時,有關電子商務等創新技術和貿易模式的發展,也在推動傳統貿易關係發生演變。新規則的出現,企業和消費者行為模式加速調整,都可能驅動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發生新的結構性演變。

信息來源:國際商報